为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根据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和《福建工程学院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文件规定,牢筑“生命第一、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本年度遵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1)》12大类50款实验室安全指标要求,逐步推进制度建设、风险评估、教育培训、检查整改验证闭环管理等实验室安全工作,现将2021年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本年度实验室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1.责任体系。学校成立了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由党委书记、校长共同担任主任;成立了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负责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各二级单位成立了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厘清“学校——学院——实验中心(平台)——实验用房”四级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成立了9名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小组;聘请了化学、电气、机械三个领域实验室认证专家担任校实验室安全督导员;明确了二级学院专兼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队伍。
2.规章制度。制定并印发了《福建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福建工程学院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实验室安全档案管理要求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制度文件,持续强化实验室应急处置能力、危化品管理机制,规范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管理。
3.宣传教育。开展2021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新进教师、技术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准入考试,通过考核人数5422人;举办首届实验室安全海报设计大赛,7个学院54组作品参赛;组织了包括省高校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法等5次网络视频培训,2次专家线下讲座,培训人次768人次;召开福建工程学院实验室技术安全培训会暨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会议1次、实验室安全工作协调会暨工作部署会1次,持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健全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4.安全检查。本年度学校共开展校领导带队巡查8次,督导检查40次,专项检查2次,接受公安部门、环保部门入校检查2次、下发节假日及专项实验室安全管理通知4份,保证学校所有实验室安全检查全覆盖。各类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77条,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7份,除1份以外(整改完成时限为2022年3月23日),所有隐患已完成整改和督导验证;统一印制实验用房自检自查台账本和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台账,规范安全检查要求;召开1次学期督导工作总结会,改进工作流程,提升督查工作效能。
5.实验场所。建立学校16个二级单位38个实验中心(平台),182个实验室,各级各类701间实验室用房风险源清单,主要风险源包括:合成放热或压力反应工艺、危险化学品(含气瓶)、射线装置、高温高压高速设备、特种设备、激光、低温设备等。统一制作安装学校教学、科研实验用房安全信息牌,明确各类实验室安全信息、规范安全警示标识。
6.化学安全。严格二级单位实验气体申购计划审批,加强源头供应商资质管理,定制气瓶管理台账和“气瓶状态牌”,规范气瓶的使用管理;强化管制类化学品的存储资质和使用资质审查、严格化学品申购、使用、管理、销毁全流程管理;除寒暑期外,按月开放实验室危险废物暂存柜,遵守环保规定完成3次共计4.31吨危废清运。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本年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持续推进,学校各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取得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各单位通过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体系,明确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警示宣传,进一步筑牢了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2.严格执行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准入,建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准入、科研/教学项目安全准入、实验用房安全准入、管制类化学品使用准入等制度,全方位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保障机制,严控实验室安全风险。
3.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开展多形式的安全教育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持续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
4.本年度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所有学院均能根据整改意见完成整改,整改完成比例达100%。
三、仍存在的问题
在本年度的日常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化学安全隐患、实验场所隐患、基础安全隐患、机电安全隐患等仍然是目前学校实验室现场安全隐患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见表1)。
表1 2021年度实验室安全隐患类别及分布情况
序号 | 实验室安全 类别 | 隐患数 | 所占 比例 | 隐患存在学院 |
1 | 化学安全 | 21 | 27.27% | 材料学院、环境学院、机械学院 |
2 | 实验场所 | 19 | 24.68% | 材料学院、电气学院、法学院、环境学院、机械学院、计数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学院 |
3 | 基础安全 | 17 | 22.08% | 材料学院、电气学院、法学院、机械学院、计数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学院 |
4 | 机电等安全 | 11 | 14.28% | 材料学院、电气学院、环境学院、机械学院、土木学院 |
5 | 安全设施 | 6 | 7.79% | 材料学院、电气学院、机械学院、计数学院 |
6 | 特种设备与常规冷热设备 | 3 | 3.90% | 材料学院、电气学院、环境学院 |
总计 | 77 | 100% | |
其中主要隐患表现在:
1.化学安全。气瓶摆放位置不合理,距离高温设备或电源距离过近;气瓶未规范固定;危化品未按配伍禁忌存储;危化品台账记录不规范;危险废液区域设置不规范,废液存储和台账登记不规范。
2.实验场所。设备操作区未划分;实验室功能分区不合理;安全通道不畅;观察窗被遮挡;实验室内杂乱有无关物品。
3.基础安全。总电源总开关外露无开关面板保护;插线板串接;存在设备外壳未接地;存在插座损坏、电线裸露现象。
4.机电安全。存在机械设备、低温设备、在运行设备等缺乏必要的警示标识;高温设备缺乏保护措施;强电实验室绝缘垫未检测、外接电线无定期检查和记录;部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不全;激光装置缺保护措施。
具体安全隐患清单见表2。
表2 2021年度实验室安全隐患问题一览表
序号 | 学院/单位 | 实验室 类别 | 实验室名称 | 存在隐患 |
1 | 机械学院 | 科研 | 实训中心 | 部分大型机械设备(机床、挖掘机械实验台等)周边未在可能存在风险的区域划定安全区或设置安全标识。 |
2 | 机械学院 | 教学 | 实训中心 | 存在非标电源以及电源插座未固定、电线电缆凌乱现象,存在线缆穿越通道无盖板或护套。 |
3 | 机械学院 | 教学 | 实训中心 | 机械设备未定期进行维保,未及时清理产生的废渣、屑,且部分设备上放置了杂物。 |
4 | 机械学院 | 科研 | 制氮机房 | 钛合金粉等危险品随意放置于架子上,未集中统一保管。 |
5 | 机械学院 | 教学 | 至勤楼、智能制造 | 实验室内放置有无任何标识的化学溶液。 |
6 | 机械学院 | 教学 |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 消防箱被梯子遮挡。 |
7 | 机械学院 | 教学 | 实训中心 |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工作台距试验机过近。 |
8 | 土木学院 | 教学 | 结构馆 | 存在实验室内有危险的试验区、工作区未进行明确区域划分。 |
9 | 土木学院 | 教学 | 岩土馆、建材实验室 | 环境脏乱、物品摆放无序。 |
10 | 环境学院 | 科研 | 给排水教研室研究室 | 冰箱未经过防爆处理,无是否防爆标识。 |
11 | 材料学院 | 教学 | 力学性能实验室 | 电线电缆较乱,个别断头电线未做任何处理。 |
12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高分子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 | 液氮罐无低温警示标识,部分设备无操作规程。部分设备无标识,无操作规程。 |
13 | 材料学院 | 教学 | 泉台厂 | 厂房内有突出地面的电线钢管。未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
14 | 材料学院 | 科研 | 实训中心 | 实验用房的涉危信息、警示标识、防护措施等安全信息有缺失。气瓶未按规范运输,气体台账不全。 |
15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 | 烘箱无警示标识,无安全操作区,靠近易燃物。 |
16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 | 危化品未按酸、碱、还原、氧化分开存放,有混放现象。 |
17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 | 危化品台账未按规范记录。 |
18 | 材料学院 | 教学 | 焊接成型实验室 | 砂轮机无工作时正面不得有人员的警示标识。部分气瓶尚未固定。 |
19 | 材料学院 | 教学 | 铸造成型实验室 | 消防器材未配备,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 |
20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电机及电器实验室 | 操作规程未上墙;实验工作台未显示工作状态;电机区域未划分隔离区;绝缘地垫应做性能检测;外接电线未定期检查和记录;老旧设备堆积。 |
21 | 电气学院 | 科研 | SIEMENS工业网络控制技术实验室 | 操作工位人均面积不符合标准。 |
22 | 电气学院 | 科研 | 移动通信实验室 | 机房缺二氧化碳灭火器。 |
23 | 电气学院 | 科研 | 微电子技术应用实验室 | 总电源总开关外漏,缺外壳盖子。 |
24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 | 桌面排插串接。 |
25 | 电气学院 | 科研 | 电气传动实验室 | 工作区未划分隔离区。 |
26 | 电气学院 | 教学 | 高频电子与通信基础实验室与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 | 门口台钻位置设置不合理;台面仪器设置不合理;各类接线混乱;功能区划分不合理。 |
27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电子系统设计室 | 台钻工作区需划分隔离区。 |
28 | 计数学院 | 教学 | 至诚楼2 | 教学实验室存在配电箱盖板脱落、漏电开关有空隙的问题。 |
29 | 计数学院 | 教学 | 专业数学实验室 | 后门通道有桌子遮挡。 |
30 | 计数学院 | 科研 | 机器学习与智能科学研究所 | 部分排插还未换成新国标,屋内有电饭煲。 |
31 | 计数学院 | 科研 | 大数据小会议室 | 门禁感应器脱落。 |
32 | 计数学院 | 科研 | 数字福建交通大数据研究所 | 门禁系统有问题,宕机的时候室内人员出不来。 |
33 | 计数学院 | 科研 | 应用数学研究所 | 墙面电源线管生锈破裂,电线暴露。 |
34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电路基础实验室 | 缺乏限电压装置。 |
35 | 电气学院 | 科研 | 工业4.0实验室 | 地上线路较乱,个别线路带电;个别设备外壳未接地。 |
36 | 电气学院 | 科研 | 工业自动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实验室架子上堆放纸箱,热风枪没有保护措施,操作台缺运行状况标识牌,桌面下设置的空开未固定。 |
37 | 电气学院 | 科研 | TMT联合创新实验室 | 电烙铁与线路距离太近。 |
38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物理体验与创意空间 | 电磁炮未固定靶位,激光装置没有操作规程,激光装置需有防护措施。 |
39 | 电气学院 | 教学 | 杨氏模量实验室 | 地上设置电线,阻碍通道;排插不合格。 |
40 | 设计学院 | 教学 | 实训专业教室(5) | 桌面上散乱摆放着一些松节油、油漆,存在消防隐患。 |
41 | 设计学院 | 教学 | 模型制作室 | 桌面上散乱摆放着一些未用完的油漆,且未盖盖子,存在消防隐患。 |
42 | 设计学院 | 教学 | 公共艺术实验室(1) | 地面上有地插无保护盖,存在电气安全隐患。 |
43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 | 非防爆冰箱存放非密闭化学品,未注明“非防爆”标识。 |
44 | 材料学院 | 科研 | 合金实验室 | 气瓶摆放位置位于高温设备后端,临近强电开关,设置不合理。建议该房间在入门处采用气瓶柜集中存储气瓶,合理规划供气线路统一供气。 |
45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 | 可燃气体外置不合理,需采用气瓶柜存储气瓶 |
46 | 土木学院 | 教学 | 施工馆 | 钢筋弯曲试验机无安全防护装置。 |
47 | 土木学院 | 教学 | 施工馆 | 砂砂轮架未固定,且无警示标识。 |
48 | 土木学院 | 教学 | 建材实验室(4) | 1层地面上电线较乱。 |
49 | 环境学院 | 教学 | 化学品储藏室 | 易制毒化学品台账计量单位存在不统一的问题。液体全部按照毫升作为单位。 |
50 | 环境学院 | 教学 | 化学品储藏室 | 易制毒化学品台账审核人未签字,应补签。 |
51 | 环境学院 | 教学 | 化学品储藏室 | 按照公安部门要求,易制毒化学品台账审核人应由学院中层干部担任,并提交身份信息备案。请学院明确本单位易制毒化学品台账审核人,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两份。 |
52 | 材料学院 | 教学 | 药品室 | 易制毒化学品台账数据存在修改的问题。根据公安部门整改要求,须在修改数据处加盖公章予以确认。 |
53 | 材料学院 | 教学 | 药品室 | 按照公安部门要求,易制毒化学品台账审核人应由学院中层干部担任,并提交身份信息备案。请学院明确本单位易制毒化学品台账审核人,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两份。 |
54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电子实训室(1) | 锡炉应有隔离措施;热风枪间隔应拉大;台钻工位布置不合理。 |
55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电气控制实训室(1) | 操作台上有220V裸露端子,应绝缘防护。 |
56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电气控制实训室(2) | 个别电控柜门锁损坏,应修复。 |
57 | 电气学院 | 教学 | 电工实训室(2) | 教师操作台应加带电警示标识。 |
58 | 电气学院 | 科研 | 高低温实验室 | 高低温箱应增加“未经许可,严禁操作”的警示标识。 |
59 | 电气学院 | 教学 | 汽车数字化设计平台 | 2个插座损坏无法固定,应修复。 |
60 | 法学院 | 教学 | 知识产权实训中心 | 实验室观察窗不能用纸阻挡视线,应及时清理。(共性问题) |
61 | 法学院 | 教学 |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 | 博学2号楼401室实验室发现插座串接、地板电线阻碍通行的问题。 |
62 | 环境学院 | 科研 | 给排水教研室研究室 | 实验室物品摆放稍杂乱。 |
63 | 环境学院 | 科研 | 电化学实验室 | 明确停用的高温设备需粘贴“停用”标签。 |
64 | 环境学院 | 科研 | 分选实验室 | 实验室纸箱需清理。 |
65 | 环境学院 | 科研 | 高温炉实验室 | 氨气气瓶存放不符合要求。 |
66 | 环境学院 | 科研 | 固废实验室 | 柜子挡住房门。 |
67 | 材料学院 | 科研 | 教学实验楼 | 多个实验室未配备消防灭火器,危化品台账未挂出。 |
68 | 材料学院 | 科研 | 先进合金材料科研团队 | 废液桶盛放废液太满,废液台账填写不规范,化学沾染物超量存储。 |
69 | 材料学院 | 科研 | 福建省精确成型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 存放大量纸箱,仓库未分区,气瓶未挂状态牌,小气瓶未固定,操作规程未上墙。 |
70 | 材料学院 | 教学 | 模具制造实验室 | 制度未上墙,功能区域未划分,气瓶随设备捆扎,未配备气瓶帽。 |
71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陶艺实验室 |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标识缺失,危废区域划分未完成,气瓶未分开固定,气瓶帽部分缺失。 |
72 | 材料学院 | 科研 | 智能光电材料科研团队 | 气瓶存放位置不合理,废液区设置不合理,高温设备无区域划分。 |
73 | 材料学院 | 教学 | 焊接成型实验室 | 学生未按规范穿着防护服。 |
74 | 材料学院 | 科研 | 高温炉实验室 | 有一瓶高纯氢气瓶(空瓶)未固定 |
75 | 材料学院 | 教学 | 水泥实验室 | 氧气瓶放置在高温炉边上 |
76 | 材料学院 | 科研 | 晶界工程科研团队 | 存放有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存储柜只有一把锁。有切割机,可能存在机械伤害,无警示标识。 |
77 | 材料学院 | 教学 | 金相磨样室 | 试剂柜存有少量盐酸、硝酸,未按双人双锁管理。 |
四、下一步检查计划
1.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在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各二级单位和实验室应建立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要明确应急体系各节点的责任人,应急措施可执行,响应流程通畅和实施,并确保应急功能完备、人员到位、装备齐全、响应及时,提升实验室应急处理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
2.重点督查危险化学品等运行管理情况。持续重点关注管制类化学品、气瓶的采购、运输、存储、领用、处置全过程管理,开展特种设备、射线装置、高温高压高速设备和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人员资质检查。
3.形成风险源动态信息化管理机制。逐步推进风险源动态管理机制,核查实验室安全信息牌、风险源系统台账和现场风险源的一致性。
4.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各二级单位须制定安全培训计划,保障分管责任人、实验平台负责人、安全管理员、专职实验人员、开展实验活动的教师等,均接受针对性的安全培训与考核,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安全管理能力。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力争将风险隐患化解在源头,防患于未然,形成实验室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实现精细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
2022年1月9日